解嘲示真歇老人二首(其一)

不作市朝梦,生憎城郭居。

前身真衲子,妄念入儒书。

丘壑无疑老,轩裳久已疏。

世人多大屋,争笑卖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不愿做都市的幻梦,厌恶住在城市中。
我本是出家修行之人,却因误入儒家典籍而有杂念。
我对山林生活深信不疑,对官位早已心无挂碍。
世人都住着大房子,却嘲笑我为何要卖掉自己的小屋。

注释

市朝:都市。
生憎:厌恶。
城郭:城市。
衲子:出家人,僧侣。
妄念:错误的想法。
儒书:儒家经典。
丘壑:山林。
轩裳:官位,权势。
疏:疏远,不看重。
大屋:大房子。
吾庐:我的小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尘世生活的超然与淡泊态度的诗篇。开篇“不作市朝梦,生憎城郭居”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追逐名利、繁华世界的生活没有兴趣,对于城市中的喧嚣和束缚感到厌恶。这反映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情操。

接着,“前身真衲子,妄念入儒书”两句,则是诗人自述其过去曾经真诚地追求道德修养,但现在却觉得这种努力有些多余。这里的“儒书”指的是儒家经典,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

中间,“丘壑无疑老,轩裳久已疏”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衰败来比喻时光流逝和个人的年华老去。诗人用“丘壑”指代自然界的变化,用“轩裳”象征官职与荣耀,这些都在说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事,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衰败。

最后,“世人多大屋,争笑卖吾庐”两句,则是对比社会上人们追求豪华住宅的现实与诗人自己选择简单生活方式的差异。这里“大屋”代表了世人的物质欲望,而“我”的“庐”则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心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漫兴

老答书题懒,贫营口腹忙。

未能忘壮志,讵肯变刚肠。

晷短催寒急,灯明伴漏长。

床头褚衾在,不怕满檐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端常观察被旨入蜀迎母夫人所得赠行诗文成巨轴矣临别亦辱见索匆遽中愧乏好语掇拾诸公馀意勉成四韵

髫龀分携几见春,它时有恃独常颦。

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

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

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企疏堂

出处当师汉大夫,立朝常拟赋归欤。

赐金端为供行乐,燕客犹疑是送车。

欲识吴门重解组,要符潭府向移书。

闻知剩有闲风月,宅相须留待小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张丞相生朝二十韵

凤历推炎德,宗臣系重轻。

神开丹扆梦,人向紫岩生。

昴宿秋旻迥,坤维玉露清。

风云符感遇,草木畏威名。

不有三灵助,宁无四海惊。

大江元帝渡,细柳亚夫营。

劲气吞妖孽,深谋厉甲兵。

天旋黄屋正,日转赤墀明。

茅土宜班数,山河旧著盟。

济时登衮职,命世属阿衡。

社稷扶持了,乾坤整顿成。

勋庸多部曲,陶冶遍公卿。

牙帐罗旌棨,萱堂合鼓笙。

诞辰尊寿母,善颂及难兄。

庆积基墉固,源长福禄并。

欲知貂珥贵,倍觉綵衣荣。

象阙锋车召,沙堤相印迎。

指麾烽燧静,翊戴泰阶平。

老鹤三千岁,飞鹏九万程。

百川浮巨斝,快饮吸长鲸。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