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十韵(其十八)

乱涧横桥小结茅,榻移深树卧如巢。

雌黄满眼谁同调,玄白逢人懒解嘲。

片石有缘呼阿丈,南金无力铸神交。

客情泯泯谁能见,花雨空濛自一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乱涧横桥小结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小桥横跨乱流,茅屋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榻移深树卧如巢”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仿佛在大树间搭建的卧榻,既舒适又融入自然,如同鸟儿筑巢般自在。

“雌黄满眼谁同调”,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眼中所见虽多,却无人能理解或共鸣,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

“玄白逢人懒解嘲”,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的心态,对于世间的纷扰和嘲笑,他选择保持距离,不轻易回应。

“片石有缘呼阿丈,南金无力铸神交”,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无奈。即使是对一块普通的石头,他也愿意称呼为“阿丈”,表达出深厚的情感;而面对更高层次的友谊,他却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实现。

最后,“客情泯泯谁能见,花雨空濛自一梢”,诗人感叹自己的情感与经历,似乎只有在花雨飘落的瞬间,才能找到一丝慰藉。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或许都显得有些模糊,唯有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花雨中的一枝独秀,独自绽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孤独、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刻,是一首反映隐逸生活哲学的佳作。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十韵(其十九)

枕边松啸欲为涛,绝壑苍凉野思劳。

耽我图书如菽粟,没人花草当蓬蒿。

朝缄尺鲤慵题素,夜听啼乌起读骚。

寒瀑坐深浑不记,萧森凉湿读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

雨残连岫绿于螺,草际微凉入薜萝。

米汁数升浇佛尽,云根几片赚僧多。

秋高虎涧闻清啸,夜半牛衣见踏歌。

如此幽晖书未得,空劳物色惹鱼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一)

重重天路渺何涯,底事空劳梦寐赊。

千古物情怨云雨,一时人事化虫沙。

雁函寂寞秋无字,笔冢离披夜有花。

野客过从谈正剧,燃香还品玉川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二)

零落无声石乳香,野人栖宿寄花房。

书残红叶枫犹碎,餐尽寒英菊未霜。

半榻草虫同索寞,当时风鹤托清狂。

烟霞未必多成癖,多少牢骚怯望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