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其二)

朝日曈昽照水涯,春风次第到贫家。

轻烟漠漠初含柳,残雪飞飞不作花。

芳草开筵酬上日,紫云飞鞚忆东华。

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阳光初照,春风拂过贫家,轻烟缭绕新绿的柳树,残雪飘舞却未化为春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芳草萋萋,是宴饮聚会的好地方,紫云飞驰,似乎勾起了对往昔繁华东华之地的回忆。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归乡的心情,期待在东海边观赏落霞的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冰泮志喜次黄才伯韵

吹面东风不作寒,断冰千片下晴滩。

已看积雪经冬尽,正好垂杨映水看。

满目江山劳应接,到家樱笋未阑残。

只应今夜扁舟梦,先绕吴门斗鸭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一)

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

江左繁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

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二)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

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

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还家志喜

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

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

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