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局诚危,只此教育问题,生机一线,我公首膺重寄,热肠共炙,壮志未酬,殁者抱恨以终,生者齐声痛哭;
人心不死,合醵老成遗相,大众同情,后起更有斯人,学界馨香,闾阎鼎祝,其功可镌磐石,其像当铸国门。
此挽联深情悼念张百熙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上联“大局诚危,只此教育问题,生机一线”描绘了国家面临危机时,教育成为一线生机的严峻形势,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接着“我公首膺重寄,热肠共炙,壮志未酬”赞扬张百熙先生作为教育重任的承担者,其热情与决心,以及未能实现的宏伟理想,表达了对先生的惋惜之情。
下联“殁者抱恨以终,生者齐声痛哭”直接抒发了因张百熙先生逝世而引发的哀痛与遗憾。紧接着“人心不死,合醵老成遗相,大众同情”则展现出社会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事业的支持与继承。最后“后起更有斯人,学界馨香,闾阎鼎祝,其功可镌磐石,其像当铸国门”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待,以及对张百熙先生贡献的肯定,认为他的功绩将被铭记于历史,形象将被铸入国家的大门,象征着他对国家和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个人的哀思,更体现了对其教育理念和贡献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后世传承其精神的期许。
不详
昌黎为文章宗伯,兼汉儒经学,宋儒理学,独有千秋。
何期问字重来,衡岳云高迷旧径;
邺侯是忠孝神仙,羡紫衣出山,白衣还山,荣膺一品。
讵料骑箕归去,湘天日暮起悲风。
威扬塞北,泽沛江南,自咸同以来,棣萼辉联谁媲美;
像绘紫光,勋铭青史,继彭杨而逝,潇湘云黯共衔哀。
问大士缘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头。
只手补金瓯,即今南国棠甘,半壁河山资砥柱;
大星沉碧落,回忆东征瓜苦,十年江海梦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