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其二)

传法仙城后,流名上国高。

游方缘渐契,无亦太忉忉。

灵岩山下草,今古几回春。

不有开堂日,焉知卷席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盛陶所作的《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其二)》。诗中描绘了传法仙城的深远影响和流名上国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灵岩长老确公大师的敬仰之情。

首句“传法仙城后”,点明了大师传承佛法的背景,仙城象征着神圣与超凡脱俗,暗示大师在佛法传播上的卓越贡献。接着,“流名上国高”进一步强调了大师名声的广远和崇高,不仅在佛教界,更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游方缘渐契,无亦太忉忉”两句,通过描述大师游历四方,逐渐与各地众生心灵契合的过程,展现了大师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境界。其中,“忉忉”一词,原指天神之忧,这里借以表达大师对众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灵岩山下草,今古几回春”则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同时也寓意着大师法脉的延续和影响的深远。这里的“草”与“春”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佛法的生生不息。

最后,“不有开堂日,焉知卷席人”表达了对大师开堂讲法的期待,以及对大师法席终了时的不舍。这两句既是对大师法力的赞叹,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师事迹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盛陶对灵岩长老确公大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深邃内涵的感悟。

收录诗词(2)

盛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教授推官出示米元章诗词翰俱美三四读而不能休敬书二十八字谢之

万□□南泮水遥,清风来拂瘴烟消。

袖中突兀龙蛇出,聊慰天涯久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荷花

桃杏二三月,此花泥滓中。

人心正畏暑,水面独摇风。

净刹如金涌,嘉宾照幕红。

谁歌采菱曲,舟在晓霞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运司园亭(其一)西园

仙化二十四,境远难遍探。

锦城使君园,雅与云洞参。

回光试一览,紫翠绝西南。

池映金波静,花沾玉露甘。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和运司园亭(其二)玉溪堂

一水从何来,应是昆山顶。

酾成渌玉池,虚堂逗清影。

公退泠然赏,了非心外境。

鱼泳阳光动,鸟啼春昼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