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司园亭(其二)玉溪堂

一水从何来,应是昆山顶。

酾成渌玉池,虚堂逗清影。

公退泠然赏,了非心外境。

鱼泳阳光动,鸟啼春昼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先,“一水从何来,应是昆山顶。”开篇即以问句引出,仿佛引领读者踏上一段寻源之旅,想象着那清澈的水流自高山之巅潺潺而来,充满了神秘与期待。接下来,“酾成渌玉池,虚堂逗清影。”描绘了水流汇聚成碧绿如玉的池塘,映照着空旷厅堂内的倒影,静谧而雅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公退泠然赏,了非心外境。”则转而描写官员在公务之余,悠然自得地欣赏这自然美景,心境与外界和谐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鱼泳阳光动,鸟啼春昼永。”生动描绘了鱼儿在阳光下自由游弋,鸟儿在春日里欢快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季节特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以及在繁忙政务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

丰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运司园亭(其三)雪峰楼

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

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

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

只履西归客,应笑空倚栏。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运司园亭(其四)海棠轩

文锦初动机,晨霞欲敷照。

香传雪楼浓,影落玉溪倒。

子美不能赋,春工一何妙。

惟有赏心人,相逢祇微笑。

形式: 古风

和运司园亭(其五)月台

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

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

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和运司园亭(其六)翠锦亭

檐外列修木,凛凛正人气。

有德必有文,烂兮五色备。

岂同夭韶花,弄春张绣被。

须信轮囷材,堪为万乘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