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谋交通教育之先,经始艰难,独以精诚膺帝眷;

继河间仪徵而后,大雅宏达,长留文采照儒林。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颂扬张百熙先生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谋交通教育之先,经始艰难,独以精诚膺帝眷”赞扬其在教育改革的先驱地位,面对重重困难,凭借真诚与坚定的信念,赢得了帝王的赏识与支持。下联“继河间仪徵而后,大雅宏达,长留文采照儒林”则指出张百熙先生在教育理念上的高远追求和深厚造诣,他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拓展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其文采与思想长久地照亮了儒家学界的道路。整体而言,此联高度评价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事业中的历史功绩与文化贡献。

收录诗词(3)

宝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普陀山前寺联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诸葛武侯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温公弥留,语不及私。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十年居弟子班行,公登台辅,我滞江湖,本期共济艰难,迭荷提撕,造席私干无个事;

一身系天下重望,君子景从,小人争嫉,斯世凭谁毁誉,待蠲恩怨,盖棺公论有千秋。

形式: 对联

二赋堂

英雄不尽销沉,听骇浪惊涛,终古尚余横槊气;

文字无非假借,与江风山月,放怀聊慰谪官心。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