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化仁陶德愈馨,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观政,却与鄞江一样清。
这首诗以雨为喻,赞美黄侍郎的仁德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使得他的德行更加深入人心。诗人回忆起当年他在秀水任职时,黄侍郎的政绩如同鄞江水一样清澈透明,体现了他的公正廉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来颂扬人的品德,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苍厓险处坦然平,万指曾来此听经。
若谓生公消息远,一声啼鸟共谁听。
池面溶溶水照空,春风花影落青铜。
倚栏拟作机头看,已堕阿师圈中。
山根旋缚尖头屋,溪上新开数亩田。
老矣不能重展手,倚筇凝目送寒烟。
碧玉溪头黄叶村,不闻花鸟到篱门。
憨眠似觉底时节,山月半规新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