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一)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未厌兵。

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这位来自山西的老将军本是书生出身,年老后退隐山岩,却仍未厌倦战争。
夜晚静卧时,他听到水声仿佛战马奔腾,误以为边境起了战事。

注释

旧将:指从前的将领。
书生:指有学问但未从军的人。
归老:年老退休。
岩间:山石之间,形容隐居之处。
布水:可能是比喻,形容水流声。
边风:边境的风,这里可能指战争的气息。
万马声:形容众多马匹奔跑的声音,象征战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山西的老将,他原本是书生出身,却因某种原因转为武职,最终选择在庐山石碑庵中安享晚年。尽管年事已高,他对军事仍有浓厚的兴趣,夜晚在静谧的山中,即使是布水的声音(可能是风吹过树叶或溪流声)也会让他误以为是战马奔腾的边风。诗人苏轼通过这位老将的形象,展现了他即便退隐山林,军人的热血和对战争的记忆仍然深藏心中。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过去的回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郭熙横卷

凤阁鸾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题姓名。

崩崖断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攲倾。

黄散给舍多肉食,食罢起爱飞泉清。

皆言古人不复见,不知北门待诏白发垂冠缨。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岩头古寺拥云木,沙尾渔舟浮晚晴。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

十年江海兴不浅,满帆风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归来朝中亦何有,包裹观阙围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适,梦中时作东南征。

眼前欲拟要真物,拂拭束绢付与汾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鳅。

药剂失先后,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馀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厅前柏

稚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后,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双凫观

王乔西飞朝洛阳,飘飘千里双凫翔。

凫飞遭网不能去,惟有空屦凫已亡。

谁知野鸟不能化,岂必双屦能飞扬。

凫神屦怪当有在,搔首野庙春风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