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安国纪梦

道人偶许俗人知,法喜非妻解养儿。

夜久金茎添沆瀣,室虚璧月映琉璃。

远来醉侠匆匆去,近出诗仙句句奇。

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道士偶尔被世俗之人知晓,佛法带来的喜悦并非妻子能理解养育孩子。
夜晚漫长,金色的柱子上增添月露,空荡的室内,明月如镜照在琉璃之上。
远方的醉侠匆匆而来又离去,近处的诗仙句句都奇特无比。
我独自惊奇,小小人物遵循规矩,相遇时未曾见他头戴斜巾倾斜。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法喜:佛法带来的喜悦。
金茎:形容柱子的华丽装饰。
沆瀣:夜间的露水。
区区:谦辞,指自己。
绳墨:比喻规矩、法度。
角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
敧: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文安国纪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道人的超然与世俗间的偶遇。首句“道人偶许俗人知”,道人难得被世俗之人理解,暗示了其超脱尘世的境地。次句“法喜非妻解养儿”则进一步强调道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他的喜悦来自佛法而非家庭琐事。

第三句“夜久金茎添沆瀣”,以金茎(可能指宫殿的柱子)喻道人的修行,夜晚的清冷中,他的心境如同沆瀣(自然界的露水)般纯净。第四句“室虚璧月映琉璃”,形容道人的居所空灵,壁月如镜,映照出琉璃般的清净。

第五、六句“远来醉侠匆匆去,近出诗仙句句奇”,通过“醉侠”和“诗仙”的形象,赞美来访者的非凡才情,同时也反映出道人对诗文的欣赏和自己内心的诗意生活。

最后一句“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敧”,道人感叹自己虽然遵循世俗规矩,但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相比,显得平凡,连角巾(古代文士的头巾)都未曾歪斜,流露出谦逊和自嘲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对文人雅士的敬仰,同时寓含了对自己身份定位的反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姜应明黄檗山中见寄

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疋马徬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柳子玉见赠

壮心衰尽愧当年,刻意为文日几千。

老去读书聊度岁,春来多睡苦便毡。

梦归似雁长飞去,才短如蚕只自缠。

唯有闻诗尚思和,可能时寄最高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

新年始是识君初,顾我尘埃正满裾。

谈辩未容朝夕听,情亲空愧往还书。

久闻笔阵无前敌,更拟诗坛托后车。

待得入城应少暇,相从有约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柳见答

桂酒无人寄豫章,羁愁牢落遣谁当。

烹煎崖蜜真牵强,惭愧山蜂久蓄藏。

江上鲙鲈橙正熟,山头吹帽菊初香。

漂流异日俱陈迹,笑说过从想未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