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禅客进纳

衲僧肘后个灵符,谁管从前有与无。

片板不能担到底,又来依样画葫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和尚手里拿着一个神秘的符咒,谁还管它过去是否有过这样的东西。
即使只有一片木板,也无法支撑到最后,他又开始模仿别人的做法。

注释

衲僧:指和尚。
灵符:神秘的符咒或法器。
从前:过去。
有与无:存在与否。
片板:一片木板,比喻基础或资源。
担到底:支撑到底,完成到底。
依样画葫芦:模仿他人,机械地照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智愚的作品《通禅客进纳》。诗中以“衲僧肘后个灵符”起笔,形象地描述了禅宗修行者随身携带的佛法象征物,可能是一个符咒或经文,暗示其对佛法的虔诚和依赖。接下来,“谁管从前有与无”表达了对过去修行经历的淡然态度,强调的是当下修行的重要性,不执着于过去的得失。

“片板不能担到底”运用了佛教中的比喻,意指即使是最简单的修行工具(如木板),也不能保证修行者的道路一帆风顺,修行之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又来依样画葫芦”则讽刺了那些机械模仿,不知变通的人,他们只是表面照搬佛法,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实践。

整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修行的比喻,揭示了禅宗修行的真谛——不执着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实践。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通藏主之南国

春入长淮野烧青,六朝遗事镜中明。

临崖细剥苔纹看,太半无人知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阄观音背水陆帧

吉祥大士舍全身,要使迷途脱苦轮。

无奈众生难教化,天堂地狱又重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阅侍者镜潭

雨过天风静,波光似铸成。

不须频鉴照,妍丑自分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颂古一百首(其一○○)

脚跟不断红丝线,掉臂乾坤自在行。

塞壑填沟无处著,归来依旧两眉横。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