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张大经寓第牡丹

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

十年一梦,鬓丝如许,尚余情味。

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

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

只想十分憔悴。说两株、吐花犹未。

曲栏干凭,朝酣不语,为谁凝思。

拟合金笺,清平妙曲,与渠相慰。

怕今宵,便有无情风雨,作遮藏计。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昔日我常游燕都,只为赏花而沉醉其中。
十年如梦,如今白发斑驳,心中仍有那份情感。
曾记得你家后院深处,种满了姚黄魏紫的牡丹。
遗憾的是,匆匆过去,寻找芬芳的时节已接近尾声,春天即将离去。
只愿自己憔悴万分,那两株牡丹还未绽放。
倚着曲折的栏杆,清晨饮酒却默默无言,为谁而深思。
打算写下最美的诗篇,配上清雅的曲调,以安慰它们。
只怕今夜无情风雨,会成为阻挡花朵的屏障。

注释

燕都:古代都城,这里指北京。
花前醉:在花丛中陶醉。
鬓丝:白发。
姚魏:姚黄魏紫,古代名贵的牡丹品种。
寻芳:寻找花香或赏花。
春归际:春天结束的时候。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吐花:开花。
曲栏干:弯曲的栏杆。
合金笺:精美的纸张。
无情风雨:没有感情的风雨,指恶劣天气。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水龙吟·张大经寓第牡丹》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燕都赏花的美好回忆和眼前的遗憾之情。开篇以“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起笔,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牡丹相伴的欢乐时光的怀念。十年光阴如梦,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已鬓发斑白,但仍对牡丹情有独钟。

接着,“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盛景,姚魏指的是名贵的牡丹品种,诗人惋惜美好的春光已逝,未能及时欣赏到牡丹的全盛时期。“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流露出对春去花落的深深遗憾。

诗人进一步抒发情感,“只想十分憔悴。说两株、吐花犹未”,想象牡丹还未完全绽放,自己却已憔悴,表达了对牡丹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独自倚靠曲栏杆,默默凝视,无人倾诉,只为了那未尽的情思。

最后,诗人设想如果能写下美丽的词句,以金笺清平之曲安慰牡丹,但又担心今夜风雨无情,会阻碍花朵的开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送程达之万户还宣城

我从年少知君,胸中气与秋天杳。

天戈南下,几番屯戍,几番征讨。

笔砚从戎,诗书为将,世间元少。

想何如静处,求田问舍,便辞得、功名了。

兵府水围山绕。尽雄深、不妨吟稿。

秋高时候,羽书催急,渡江须早。

号令重明,角声风冷,剑华霜晓。

要从今,做取十分事业,恰归来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留别

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

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

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

一夜扁舟风雨。问谁知、此时情绪。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

点检囊中,锦笺半是,秋岩佳句。

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寄郭安道御史

一杯未尽分携,匆匆争似休相遇。

方余病起,不禁同醉,只须将护。

万里淮天,数行征雁,雨晴风住。

趁瓜州古渡,东来潮水,便高卧、孤帆去。

卧听江声如雨。渐消磨、满怀愁绪。

丹青画出,金山烟塔,焦山霜树。

如此江山,发挥正要,雄章奇句。

仗何人唤取,青骢御史,看挥毫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

烟柳绿阴底,祖席国门东。

旧时沙上鸥鹭,此地别鹓鸿。

几载备员苟禄,一日分符剖竹,谁道不遭逢。

回望九重阙,高出五云中。重殷勤,深眷恋,谢诸公。

佳篇继之以酒,情与礼俱通。

渺渺松江烟水,斗郡若无多事,其孰可相从。

杖屦放鹤叟,蓑笠钓鱼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