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二首(其二)

万重烟树万重云,今古巍巍势自尊。

四面好山朝日观,一溪流水落天门。

我惭作记非王勃,人说题诗有许浑。

回首忽惊归路晚,满身清影月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壮丽的景色与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万重烟树万重云”,以“万重”形容烟树与云层之多,展现出泰山的广阔与神秘。接着“今古巍巍势自尊”,既赞美了泰山历经千年的雄伟气势,也暗示了它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

“四面好山朝日观,一溪流水落天门”,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自然美景,四面环山,朝阳初升时景象壮观;而山间的一溪流水,最终汇入天门,形成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我惭作记非王勃,人说题诗有许浑”,诗人自谦自己并非像王勃那样才华横溢的文人,却也表达了对泰山美景的感慨,仿佛是古代诗人许浑的回响。这不仅是对自己文学能力的谦逊,也是对泰山美景的由衷赞叹。

最后,“回首忽惊归路晚,满身清影月黄昏”,诗人回首时发现时间已晚,夕阳余晖洒满大地,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之中的忘我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泰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趵突泉

一泓清气涌波澜,几度曾于醉里看。

玉杵乱舂珠颗碎,冰壶倒浸雪花寒。

龙吹海末潮声急,鬼刳山根石眼宽。

谁为苍生作霖雨,天瓢㩦取上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祖庵

终南万叠此中赊,金碧楼台绚紫霞。

阿母许传青鸟信,仙人来自玉皇家。

云间鸡犬迎游客,雨后儿童扫落花。

世事不干黄鹤梦,酒醒犹未熟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雁塔

慈恩古塔一閒登,瘗鹤铭亡问寺僧。

旧壁编题唐进士,远烟多见汉原陵。

感怀已寄无穷事,纵目还须最上层。

不省风铃缘底语,至今谁是佛图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许先生草亭韵(其一)

绿浃浓云压树低,唫魂清入画图迷。

群蜂酿蜜争输课,一鹤将雏恣啄泥。

刘向昔居天禄阁,杜陵今住浣花溪。

诗成几度无人和,閒就芙蓉叶上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