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谈经投老拚悠悠,为吏文书了即休。
深炷炉烟闭斋閤,卧听檐雨泻高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深秋时节,返回家乡后的静谧生活情景。开头两句“谈经投老拚悠悠,为吏文书了即休”表明诗人年事已高,无心于仕途之争斗,只愿专注于学问讨论和处理完公务后便安享晚年。
接下来的“深炷炉烟闭斋閤,卧听檐雨泻高秋”则是对室内生活的一种描写。深炷的炉烟意味着室内温暖而宁静,同时“闭斋閤”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封闭,而“卧听檐雨泻高秋”则是一幅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景象:躺在床上,聆听檐间滴落的雨声,这雨正是在深秋时分,带着凉意和某种凄清。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这样的意境与用词,都体现了宋代文学特有的宁静致远和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钓国平生岂有心,解甘身与世浮沉。
应知渭水车中老,自是君王著意深。
纷纷应接使人愁,与子从容喜问酬。
他日故将泥自庇,今朝欲以雨相留。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
雨后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