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流人》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送别之人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说著路人感”,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将送别的情景置于路人的感伤之中,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不仅仅局限于送别者或被送者,而是弥漫在周围的人们心中。接着,“况于心所知?”一句转折,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刻性,即连旁观者都能感受到的离别之痛,对于当事人来说更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舆图到穷处,春梦是归时。”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进行对比。现实中的离别之地可能偏远且无归期,而梦境中则幻化出归家的场景,春日的梦境仿佛预示着回归的希望,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又进一步凸显了离别的无奈和悲哀。
“江树瘴云暗,山城蛮鸟悲。”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地点的环境,江边的树木笼罩在瘴气和乌云之下,显得阴郁而压抑;山城中,蛮鸟的叫声凄厉,增添了离别的哀愁。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象征了离别后生活的艰难和孤独。
最后,“何因见边使,却寄望乡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到使者,从而传递思念之情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能够通过使者传达心意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团聚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送别之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