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一)

天子图全念用兵,国公承命任专征。

不烦麾下驱驰日,已定山东七十城。

自古庙堂求胜算,只今河洛遂欢迎。

小臣愧乏旬宣力,愿竭愚衷答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君主对军事行动的重视与期待,以及国公接受重任,独自领导征伐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国公在战场上不需频繁调动军队,便能平定山东七十城的赞叹。同时,也提到了自古以来庙堂之上的智谋与决策,以及河洛地区对胜利的热烈欢迎。最后,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无显赫功绩,但愿意尽心尽力,以报答圣明君主的恩赐。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与国家统一的理想,同时也体现了对君主英明决策的尊重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诗人的自我谦逊和对君主的忠诚之情,也增添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二)

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

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

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

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刘秀才归理乡校

江浦风高木落稀,江天云阔雁飞迟。

正怜张翰思归日,况值文翁领校时。

左蠡庙前山隐隐,宜春台口柳依依。

经行得意多题咏,莫惜鸾笺寄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赵待制致仕还会稽

新开湖水水如云,三十年前忆见君。

京国相逢增感旧,辟雍长得细论文。

白头喜遂林泉约,紫诰钦承雨露恩。

遥想到家寻贺老,泊船来去棹晴曛。

形式: 七言律诗

宋景濂承旨致仕还金华(其一)

力操铅椠代櫜鞬,赞翊无如子独贤。

璧水屡游来后学,瀛洲高步领群仙。

乞归际遇明良日,近侍从容二十年。

况有儿孙能继武,凤凰池上羽毛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