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

梅飘柳坠半春中,庭下绯英细作丛。

刺眼定添新叶绿,伤心应似故园红。

玄都怨感成尘事,石髓追游满地风。

报答春光须作意,乱飘繁萼向晴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柳絮和细小的绯英(可能指的是桃红或其他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复苏生长的情景。首句“梅飘柳坠半春中”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季节感和氛围,春意浓厚而又不失淡雅。

其次,“庭下绯英细作丛”具体描写了庭院中的花朵,小巧而精致,这些细节让人联想到诗人的观察之细腻。接下来两句“刺眼定添新叶绿,伤心应似故园红”,则是对春日新绿和旧红的感慨,从视觉上的刺激转向情感上的共鸣,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会。

中间两句“玄都怨感成尘事,石髓追游满地风”则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往昔的情怀。这里的“玄都”、“石髓”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角。这两句通过对过去怨恨和追忆的表达,增加了整首诗的深度。

末尾两句“报答春光须作意,乱飘繁萼向晴空”,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在春天这般美好时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与意义所做的抒情。这里,“作意”意味着要有所作为或表达,而“乱飘繁萼”则形象地描绘了花开满径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总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透露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8)

卫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长寿黄主簿

黄郎千人英,凛凛霜松姿。

邺侯三万卷,载复无遗辞。

十年居太学,辛勤厌朝齑。

词场事雄俊,傲睨深丛罴。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

朅来皖水滨,乐哉同襟期。

顾我蓬之心,友娅惭非宜。

朝来摆征衫,怅望当分携。

君家闽海陬,去作楚郢归。

大哉天宇间,会合固有时。

丈夫志八表,曲士守一涯。

锦衣行未暮,鸾桂先高枝。

清润照冰玉,唱和共埙篪。

行行得所诣,何必事町畦。

寒江清无波,爱景摇窗扉。

衮衮江上山,万象供品题。

还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诗。

傥因西飞鸿,寄我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送江南闻秘校

胸中逸气凛横秋,欬唾珠玑落九州。

堪叹群儿自相贵,如君百战未封侯。

相逢不啻平生旧,一笑还从汗漫游。

好去慇勤护行李,要看鲸海试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齐六归石城

春衫快马君来时,寒江稳泛君今归。

人生聚散定何许,怅望十年三别离。

忆昔见君石城下,杂佩瑶瑜间兰麝。

三年一鸣惊倒人,欲和薰风奏韶夏。

翰林主人子墨卿,文章意气飘朝云。

君归但扫三千牍,后会却揖贤书登。

离离漠漠霜芜没,江上阴风搅寒日。

不用长吟河畔草,与君且尽杯中物。

形式: 古风

送杨舒州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

中有裤襦民,未可文法治。

疮痍待良药,天子念循吏。

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

淮扬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须烹鲜手,往述羡鱼意。

前驱触炎热,弭节及凉吹。

朝衙百吏散,闭閤有馀致。

临州古云乐,此理敢轻议。

近闻今单于,已遣朝正使。

公师杜征南,郡得汉龚遂。

里闾息愁叹,捍牧殆馀事。

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

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

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