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夷甫

玉麈消摇吐妙言,清流都指作龙门。

白头苟活尊胡虏,夜半排墙未是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他手持玉麈,谈吐机智,妙语连珠。
他把清澈的流水比作龙门,寓意着高远的理想。

注释

玉麈:一种玉柄麈尾,古人用来拂尘或驱赶蚊蝇,也象征文人风雅。
妙言:巧妙而富有深意的话语。
清流:清澈的流水,比喻高尚的人才或事物。
龙门:古代神话中的龙门,比喻登高显贵的机会或理想之地。
苟活:勉强维持生存,含有屈辱之意。
胡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可能指侵略者。
夜半:深夜。
排墙:翻越城墙,暗指逃亡或叛逃。
冤:冤屈。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邓林所创,题目为《王夷甫》。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颇为精妙,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人对于才华横溢与清流浩荡的赞美之情。

首句“玉麈消摇吐妙言”以玉麈比喻王夷甫的文采,形容其言谈举止如同玉麈般优雅而又充满魅力。"消摇"二字传递出一种从容不迫、自在悠然的姿态,而"吐妙言"则直接点出了王夷甫才华横溢,口若悬河。

次句“清流都指作龙门”将王夷甫的文采比喻为清澈见底的溪流,而这溪流所指向的“龙门”,在古代乃是鱼跃龙门成龙之地,暗示着王夷甫如同一条跃龙门而成就非凡的才子。

第三句“白头苟活尊胡虏”中,“白头”指的是年老的诗人,而“苟活”则是对其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尊胡虏"则意味着诗人对于王夷甫的敬仰之情,视其如同远古神秘而强大的胡虏。

末句“夜半排墙未是冤”表达了诗人对王夷甫遭遇不幸的感慨。在寂静的夜晚,墙头排立着守望者,这里用"排墙"形容王夷甫在黑暗中遭受磨难,而“未是冤”则表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同情与不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秘动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子王夷甫的崇拜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才华、命运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5)

邓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邓郁

云母糇粮五岳楼,绣袿少妪导仙游。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野客过门叫卖兰,清风便自逼人寒。

孤根未必灵均种,推作离骚辈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左太冲

辛勤十稔赋三都,闻者曾贻酒瓮书。

它日洛中添纸价,陆家兄弟竟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石崇

梓泽神仙第一居,争豪不惜碎珊瑚。

荆州使客知何罪,未必亡身为绿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