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乐子墨菊杂以竹兰贻张氏清玩

何事采三秀,清时歌考槃。

缅怀长林子,荷衣而鹖冠。

坠露当朝饮,落英为夜餐。

清冷上池水,一吸无留残。

嗟尔郢中思,徒劳抱琴弹。

唯应褰芳者,可以同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清平之世采摘山中精华——三秀(可能指灵芝),以象征高洁的品行和超然的生活态度。他效仿古代贤人长林子,身披荷衣头戴鹖冠,过着简朴而清冷的生活,清晨饮坠露,夜晚食落英,与自然和谐共处。

诗人感叹郢都(湖北江陵一带)的思慕之情徒然,只能通过抚琴表达,而真正的知音唯有能欣赏芬芳的人,才能共享这份清寒中的坚韧。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隐逸生活和知音难觅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高雅人格和纯洁友谊的追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雨夜舟中作

落日浮洞庭,宵分逗烟舸。

侧闻巴陵钟,遥爱君山火。

片雨潭上来,凉声满高卧。

龙鸣秋籁寒,蛟泣灵珠堕。

瑶瑟何悽其,苍梧晓来过。

谁能问重华,空鼓潇湘柂。

形式: 古风

哭沧洲陈景明处士

盥栉中夜起,悲歌泪盈襟。

衔哀思明哲,徒有不死心。

昔来论久要,落落襟期妙。

当以古人求,今人少同调。

君家足文献,胜事令人羡。

脱略远膏腴,追随狎贫贱。

出入恋同声,去留无吝情。

争闻柳下风,竞播栗里名。

平生爱精猎,著作多盈箧。

晨抄不辍手,夕诵未交睫。

客来即命觞,谑浪如疏狂。

醉后又分咏,敏捷皆成章。

有时忽得句,夜半叩予户。

开门见月明,相邀到天曙。

心迹两悠悠,功名无所求。

共吟萧寺雨,同醉镜湖秋。

长怀武夷趣,欲往嗟迟暮。

终羡子长游,空怜向平去。

我本东西人,移家托芳邻。

绨袍意所恋,尊酒情益亲。

铭镌向心骨,倏尔惊存殁。

开箧见遗书,迸然涕俱出。

忆昨登洪山,徘徊苍翠间。

俛仰遽云殁,玄庐竟掩关。

吞声不能道,感激沧洲皓。

怅望无还期,沧洲长春草。

形式: 古风

题吴奉使贪泉卷

宁浣盗泉水,宁爨恶木薪。

贪泉尔何物,一歃移我真。

甘冽滋华池,清冷沁丹府。

谁知灵台根,倏尔成幽蠹。

我闻濯缨者,尚取沧浪清。

朝歌与胜母,昔贤憎其名。

至人方寸间,澹然太虚净。

常以坚白存,何忧及缁磷。

于役念靡盬,时时顾王程。

唯应贪泉戒,永以资廉明。

形式: 古风

夷门怀古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

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

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

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

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