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岳阳楼上的宴饮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高远的志趣。
首句“楼观岳阳尽”,设置了全诗的空间背景,岳阳楼成为眺望四周风光的最佳角度。紧接着“川迥洞庭开”一句,则描绘出眼前湖光山色交融、开阔辽远的壮丽景象。
第三句“雁引愁心去”,通过大雁的飞行引发诗人的愁思,表达了对远方或友人之情感的留恋。而“山衔好月来”则转换为欣赏自然美景的心境,山间传来的明月映照出一种静谧与和谐。
中间两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人们在云端般的楼阁间举杯畅饮,彷彿与天际相接。这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是诗人追求自由和浪漫情怀的一种体现。
末尾两句“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则是对宴会后酒酣胸胆、悠然自得时刻的描写。凉风轻拂过面颊,诗人在微醺中随意摆动衣袖,仿佛与自然之风共舞,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美景和宴会生活的细腻刻画,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豪放胸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
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綵箫去,天借绿云迎。
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