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行

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岁晏行》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首句“黄雾飘飘朔风起”,以黄雾和朔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预示着岁末时节的严冬即将来临,同时也暗喻着社会环境的严峻。接着,“岁除日月今馀几”一句,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着岁月不居,时光匆匆,引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炉烟欲尽书生寒”描绘了书斋中的场景,炉火将熄,寒气逼人,象征着知识者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持。“三阳开泰从兹始”则寄寓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寓意着新的开始和转机的到来。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两句,通过钓鱼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而“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上文形成对比,凸显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节日的怀念。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以及胜利后的喜悦,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担忧,以及对勇敢战士的呼唤。

最后,“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描绘了社会动荡下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安。“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表达了对政府压迫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和平生活的渴望。“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盼,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山寺闻鸡

万籁沉沉玉宇开,水中山寺郁崔嵬。

钟闻两岸烟光动,恍惚声从天上来。

黄鸟枝头向人语,和鸣追逐丛阴里。

对此翻怜求友情,故人千里知何处。

奇毛濯露长翩跹,四顾螳螂且避蝉。

中流隔断尘寰路,那得王孙挟弹丸。

儿童争讶莺莺好,高飞自爱春风早。

翠竹山房寄此身,何须更觅蓬莱岛。

幽谷常怀一片心,江湖随地有知音。

祇园共识迁乔意,日月重明双树林。

翻经台上天花落,九曲江流环草阁。

岩头徙倚万山低,披云欲跨麟洲鹤。

形式: 古风

虚室行

寂寂空庭无杂宾,蠹书湘榻生浮尘。

青天明月长相照,环堵萧然肯厌贫。

细视瓶中久无粟,举火终朝待邻曲。

长饥近午始一餐,敢望丰年收万斛。

倒翻囊箧无馀钱,杜门谢客常高眠。

逢人笑比庞居士,千金散尽方成仙。

东邻问我何所有,一卷黄庭常在手。

西邻问我一事无,安得天地为锤炉。

陶熔万类频开局,坐运乾符转坤轴。

未论黄土尽黄金,且令四海家家足。

形式: 古风

木绵飞絮歌

曾见溪头杨柳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木绵白絮浑相似,向日随风阵阵斜。

春来便喜春光好,人人共道花开早。

花开花谢能几时,白雪纷纷春已老。

簸扬何必怨东风,年去年来万古同。

自信若非杨柳质,春来依旧满枝红。

形式: 古风

新月篇

西郊雨过月初生,浩荡乾坤阴复晴。

云帘捲尽玉钩横,天门遥望泰阶平。

铜龙漏下报初更,极北关山处处明。

曾憎朔方传箭夜,黄沙碛里听秋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