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咏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与情感,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与韵味。

首联“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生动地刻画了柳树轻柔的姿态。柳条在水面轻轻摇曳,仿佛在自我映照中流连忘返;微风吹过,柳丝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柔弱而坚韧的生命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生命和情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颔联“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则进一步深化了柳树的形象。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与归家的渴望;灞水桥边的柳枝,见证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这两句通过联想,将柳树与人的离愁别绪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颈联“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表达了对柳树生命力的赞美。翠绿的柳叶不因春天的逝去而减损其美丽,反而在月光下展现出更迷人的风姿。这里不仅赞美了柳树的坚韧与美丽,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柳树孤独地老去,陪伴它的只有过往的时光。这句话既是对柳树命运的同情,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欲惜凋零更有谁”,表达了对无人能理解或珍惜这种孤独与凋零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来看,《咏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描绘了柳树的自然美,更深入探讨了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康登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西湖

山翠湖光昼掩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香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居

但住沟西第五村,香粳酿熟少开门。

家童秪自为樵牧,径竹凭他长子孙。

雨过晓山泉噪涧,花生春菜蝶穿园。

抱琴客到棠梨下,卯酒犹醺藉柳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病起

病起茅斋已浃旬,案书狼藉任埋尘。

十年事业空双剑,半世交游复几人。

苔井细阴桐叶坠,荆篱秋雨豆花新。

破除孤闷无他计,再洗渊明漉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胪唱纪恩

紫烟浮动蔚蓝天,定有祥云捧日边。

国士怀惭叨宠遇,家声遥接仰名贤。

光生御笔龙章焕,色映宫罗凤彩鲜。

报主正从今日始,雄文谁拟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