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戏呈刘正之

君不见汉初曹相国,日饮醇酒不事事。

相舍后园近吏舍,点吏醉呼不肯避。

相国取酒饮园后,恨不呼吏与共醉。

又不见后来丙丞相,驭吏不畏丞相嗔。

嗜酒酒翻车上茵,醉饱去尔何容身。

两公一心相有汉,一夫见辱非吾患。

但得时平酒价贱,从渠醉后来相慢。

李斯逐客徒自尊,东门黄犬还悲辛。

西曹地近不足贵,不过能污车上茵。

人言两公固宽平,我谓两吏非庸生。

庸生无益两丞相,故辱丞相成其名。

至今汉家四百载,曹独为冠丙有声。

刘侯刘侯汝太痴,世间曹丙能几个。

但知愤世快我意,醉语谁知官小大。

却来东屯起田舍,日与田翁相唱和。

人道刘侯只是一醉人,谁知胸中自有渭与泾。

一双怪眼如老鹰,每于醉后白复青。

刘侯藏锋敛锷莫妄用,君家自是提兵冠豸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读史戏呈刘正之》通过历史典故,以轻松戏谑的笔调,对刘正之进行了一番评价。诗人首先提及汉初的曹相国,他纵情饮酒而不问政事,即使面对属吏的冒犯也能以宽容待之,显示出他的豁达。接着提到丙丞相,虽然嗜酒误事,但也反映出他对丞相地位的淡泊。诗人借此暗示刘正之应学习曹、丙二公的宽厚,而不是像李斯那样追求个人尊荣。

诗人批评刘正之过于愤世嫉俗,只知饮酒作乐,而不顾及官职大小。然而,他随后转而赞扬刘正之的深藏不露,认为他看似醉生梦死,实则胸有丘壑,眼光独到。诗人以“一双怪眼如老鹰”形容刘正之的洞察力,并提醒他要谨慎行事,因为他的家族背景似乎暗示着将来的领导才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镜,既批评了刘正之的某些行为,也对其潜在的领导素质给予了肯定,寓言性较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2)

黄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谗人

监谤兆周蹙,偶语挤秦亡。

古风下刺上,国步安且强。

靖康发深痛,熙丰启馀殃。

惜哉天子明,未免谗者伤。

谗者亦何为,君子名愈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鼓山登大顶峰

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

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

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源水。

峨峨大顶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复何朝,击楫渡清泚。

好风从西来,缥渺吹游子。

褰褰涉危巅,万象得俯视。

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

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

城中十万家,嚣杂不到耳。

郊原与廛市,琐碎如聚米。

同来皆良俦,得酒共欢喜。

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

摩挲陈公碑,岁月为我纪。

更持末后句,归以铭吾几。

形式: 古风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其二)

祥麟踣鲁郊,孔袂何涟涟。

伤哉经济心,付与文字传。

马公述孔志,托意为编年。

是非一以判,纤悉不复捐。

闻君卧丘壑,茧手磨丹铅。

愿言得其解,努力希圣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其一)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脩林。

幽人起长怀,感此节物深。

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

丈夫各有志,莫作儿曹心。

涉远当疾趋,畏景须就阴。

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