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内助功推冠,名成父子间。
中原遗俗尽,旧族素风还。
石窌天开邑,宫门日缀班。
光华竟何许,夕照在西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作品,名为《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悼念亡母、颂扬其德行的挽歌。
“内助功推冠,名成父子间。”这两句表达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她不仅是孩子们的教育者,也是丈夫的贤内助。她的美德和功绩已经流传于世,成为父子之间共同赞颂的话题。
“中原遗俗尽,旧族素风还。”这里诗人提到中原(即华夏中心地带)的古老习俗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这些纯朴的风尚得以在家族中继续传承。
“石窌天开邑,宫门日缀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庄严的场景。“石窌”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石门,“天开邑”则是形容城墙或陵墓周围环境的壮丽。宫门每日都有人来往,表明这里是一个频繁举行仪式和活动的地方。
“光华竟何许,夕照在西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亡母不尽的哀思。“光华”指的是日光,“竟何许”则是在问夕阳落在哪个方向。最后一句“夕照在西山”直接道出了答案——夕阳已经落在了西边的山上,这是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哀愁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母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们对美好传统的怀念。
不详
幽轩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谈答晚晴。
共听铜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晓云生。
清诗未读心先醉,别日无多梦已惊。
闻道乌衣盛文史,祇愁异姓后宗盟。
乐事良辰古所难,三分春色一分宽。
润花雨过红裙湿,倚竹风斜翠袖寒。
自有南堂谁举白,可无东绢为施丹。
两翁醉墨曾题品,便作平泉草木看。
清文丽藻百川增,窘步追随愧不能。
麟趾差肩台岌岌,雁飞联翼塔层层。
莼鲈归兴都门酒,薤露悲歌大隧灯。
独向梁间诵遗句,寒松衰菊绕崚嶒。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倚天唯直干,到地绝旁枝。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