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灯火频挑只管残,雨声终夜恼空山。
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这是一首描写清晨入城时的景象与感受的诗句。诗人通过对灯火、雨声、月色和东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寒冷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早晨场景。
“灯火频挑只管残”,这里的“灯火”指的是夜晚未熄的灯光,“频挑”意味着有人在勤快地续燃这些即将熄灭的火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的不舍和对晨的无奈。
“雨声终夜恼空山”,诗人用“恼空山”来形容夜晚的细雨给心头带来的烦躁与不安,似乎连空中的山峦都被这绵长的雨声所困扰。
“幸蒙晓月多情白”,这里,“幸蒙”表达了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晓月多情白”则是对清晨月光的描写,月色洁白而又充满了感情,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这份孤独时刻所获得安慰的情感。
“又遣东风抵死寒”,“遣东风”意味着自然界中的一种无形力量在发挥作用,而“抵死寒”则是对严冬的极致描述,这里“死寒”强调了寒冷到了一种近乎毁灭性的地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自然观察。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一溪秋水一横桥,近路人家却作遥。
柳绕溪桥荷绕屋,何须更著酒旗招。
忽从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
厚赛柳神销底物,长腰云子阔腰菱。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