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

孔明本躬耕,樊迟请学稼。

力田乃有秋,暑雨敢咨夏。

圣贤每忧民,孔墨不遑暇。

因思比岁饥,可谓越俗乍。

岂惟农夫惊,亦使达官怕。

仓无矫制发,米涌在东价。

居然望丰年,譬彼求时夜。

画壤来福星,上熟压中下。

二麦剩割云,五菜纷绕舍。

苗根舒薤本,黍莟拆榴罅。

龙鳞原镂塍,燕尾水分汊。

毨兽将西成,秧马岂虚跨。

劭农收奇勋,省敛不更驾。

豫为鄞乡谋,复广它山坝。

功比昔贤倍,政随时雨化。

愿刻可斋诗,端与雅颂亚。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翻译

诸葛亮本是亲自耕种,樊迟请求学习农事。
努力耕耘才能有秋天的丰收,夏日炎炎也要敢于面对。
圣贤常常忧虑百姓,孔子墨子都无暇他顾。
想起去年的饥荒,这真是超越常规的忧虑。
岂止是农民震惊,连高官也感到害怕。
仓库没有权力开仓放粮,米价在东方地区上涨。
人们期盼着丰收的一年,就像寻找夜晚的光明。
吉祥之星降临农田,上等谷物压倒中下等。
小麦和大麦剩余待割,蔬菜环绕在房屋四周。
苗根舒展在薤叶之下,黍茎分开石榴缝隙。
田埂如龙鳞般排列,河水在分叉的渠道中流淌。
鸟兽即将西归,插秧马也不再闲置。
鼓励农事能带来非凡功绩,减税不再增加负担。
预先为鄞乡规划,扩大其他山区的灌溉设施。
功劳超过古代贤人,政策顺应时节变化。
希望刻下这首诗,能与雅颂诗篇相媲美。

注释

孔明:诸葛亮。
躬耕:亲自耕种。
樊迟:弟子。
稼:农事。
力田:努力耕作。
秋:丰收。
暑雨:夏日大雨。
夏:夏季。
圣贤:圣人贤者。
遑暇:无暇。
比岁:去年。
越俗乍:超常规。
农夫:农民。
达官:高官。
矫制:特许令。
米涌:米价上涨。
丰年:丰收之年。
求时夜:寻找光明。
福星:吉祥之星。
上熟:上等谷物。
二麦:小麦和大麦。
五菜:各种蔬菜。
苗根:农作物根部。
舒:舒展。
龙鳞:田埂。
燕尾:河流分叉。
毨兽:鸟兽。
秧马:插秧工具。
劭农:鼓励农事。
省敛:减税。
鄞乡:地名。
它山坝:其他山区灌溉设施。
昔贤:古代贤人。
随时雨化:顺应时节变化。
雅颂亚:与雅颂诗相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再用韵》,通过对孔明躬耕农田的典故引出对农业生产与民生的关注。诗中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尽管夏日炎炎,仍期待丰收,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百姓疾苦的忧虑。诗人提到圣贤如孔孟都关心民众,感叹近年来饥荒频发,连达官贵人也感到忧虑。粮食储备不足,粮价上涨,人们期盼丰年,犹如黑夜盼黎明。诗人描绘了田野间的丰收景象,麦浪滚滚,蔬菜环绕,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成果。

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如“画壤来福星”形容丰收的景象,“龙鳞原镂塍,燕尾水分汊”形象地描绘田间水利设施,以及“毨兽将西成,秧马岂虚跨”象征农具的使用。诗人倡导节俭和合理分配,效仿先贤如诸葛亮,推行惠农政策,扩大灌溉设施,以期取得超过前人的政绩,其政策如同适时的雨水滋润百姓生活。

最后,诗人希望将这些诗句镌刻于诗集,使之与雅颂等经典诗歌并列,表达对良好政绩的赞美和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其二)

雪意贾寒欺酒力,思妇懒学回文织。

屏山未合篆痕销,笑倩南枝陪燕息。

冰纨绛蜡入纤手,素脸殷跗未真识。

儿痴认作春风面,刚道杏花欠颜色。

香浮纸帐梦欲醒,影到窗纱月移石。

为梅着语将无同,左袒孤山未为得。

吴都誇丽逸此士,十年浪费老伧墨。

形式: 古风

再和(其一)

青藜不解支脚力,机杼微闻隔林织。

暗香来处穷幽栖,蹇驴崎岖牛喘息。

山中欲访隐君子,等闲未许李邕识。

同盟颇笑五大夫,晚节污秦有惭色。

摩挲寒玉古苔藓,从渠唤作荆山石。

雪中素隐非行怪,自是花间着不得。

直须谪仙苏二来,溪藤快扫如鸿墨。

形式: 古风

再和劝学韵

仕学优于服田力,公仪之家废葵织。

诗书为府道德林,乐在藏修洎游息。

浓薰班马有馀香,暗摸曹刘岂难识。

插架牙签映隙曛,近竹芸编侵晚色。

诸生竞诧边腹笥,正音如闻孔堂石。

从知车马自稽古,须信熊鱼可兼得。

四科褒进惟尚贤,钦想昌黎方读墨。

形式: 古风

再和且答索饮语

海涂之人暗摸索,如龟自遮聊以壳。

沈湘虽避屈三闾,断发奈逢吴太伯。

周官自诡螷蠃蚔,羲经敢并龙蛇蠖。

妪妃投瓮甘骨醉,舌味无心宁法缚。

黄诗未足助盘飧,吴稻讵能为岁恶。

尊前介士尚铮铮,海底漫郎终落落。

帛声试听响犀瓠,玉指为渠代金错。

掩群而取仅遗小,谁念坑降秦政虐。

二螯六跪冒族姓,穴居颇笑邻之薄。

纵令膑足亦可喜,中有妙解木应斫。

剩拟新篘问扬字,先赋南烹仰韩学。

蚝山马甲不易致,岸下紫鳞方牣跃。

主人鹳鹤真耐痛,笑许子彭如水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