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宣子侍郎二首(其一)

不作伾文客,投闲可得辞。

高名真自累,了事竟成痴。

到底须良匠,非渠更阿谁。

莫嫌风雪恶,要试岁寒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愿做文人墨客,能有闲暇就足够了。
名声高大实则束缚,完成琐事却变得痴迷。
最终还是需要能工巧匠,除了他们还能是谁呢?
不要嫌弃风雪严酷,要考验的是寒冬中的枝条。

注释

不作:不愿成为。
伾文客:文人墨客。
投闲:有闲暇。
可得辞:足够了。
高名:名声高大。
真自累:实则束缚。
了事:完成琐事。
竟成痴:变得痴迷。
到底:最终。
须:需要。
良匠:能工巧匠。
非渠:除了他们。
更阿谁:还能是谁。
莫嫌:不要嫌弃。
风雪恶:风雪严酷。
要试:要考验。
岁寒枝:寒冬中的枝条。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见王宣子侍郎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洁品格的赞赏。

“不作伾文客,投闲可得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愿做那种只为名利而来往于官场上的佞臣的态度,以及他渴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脱身这种世俗的纷争。

“高名真自累,了事竟成痴。” 这两句则揭示出诗人对于那些因追求高洁名声而反倒陷入困境的人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虽然处理事情很周到,但最终却因为过于执着而显得有些愚蠢。

“到底须良匠,非渠更阿谁。” 这两句强调了对于真正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的渴望。就如同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需要一个懂得它价值的好匠人一样,诗人也在寻找那位能真正识才的知己。

“莫嫌风雪恶,要试岁寒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不要因为外界的困难和挑战而气馁,因为正是通过这些考验,我们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品质,就如同冬天的寒风可以检验树枝是否坚韧一样。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知音的心声。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见张钦夫二首(其二)

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见张钦夫二首(其一)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

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

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

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见周子充舍人叙怀

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

便有好怀安得尽,不知造物底相穷。

公今贫贱庸非福,我更清愁恶似公。

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其二)

道合宁嫌晚,心期不用多。

于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

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

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