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首句“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与知己相见,内心充满了思念,不知道这份情感应该如何宣泄。下一句“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则描绘了诗人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寻求知识和智慧的决心,即使是远在千里的知识也愿意像河水一样汇聚而来。
第三句“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邹、鲁等人的敬仰,以及自己追求真理的道路漫长,岁月匆匆,头发已经被时光染成了霜色。最后两句“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待朋友和师长的态度,不应只在形式上敷衍,而应当真诚以待,但现实中往往只能空耗时日,徒增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知识和友情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
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
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
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
便有好怀安得尽,不知造物底相穷。
公今贫贱庸非福,我更清愁恶似公。
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
道合宁嫌晚,心期不用多。
于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
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
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么。
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
有眼难人物,斯人尚典刑。
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