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钦夫二首(其二)

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长久未见熟悉的人,心中的思念向何处寄托。
阅读众多书籍却带来烦恼,为了寻找答案,我长途跋涉而来。
期待在邹鲁之地见到贤师,然而岁月无情,风霜催人老。
这里并非理想的师友之地,只能空手而归。

注释

不见:未见。
所知:熟悉的人。
久:长久。
何许:何处。
百书:众多书籍。
作恶:带来烦恼。
千里:长途。
渠:代词,指答案。
邹鲁:古代的学问之地,如山东邹县和鲁国。
程远:路途遥远。
风霜:岁月、时光。
鬓发:头发。
不应:不应该是。
师友地:理想的师友相聚之地。
只么:只是。
遣:派遣,此处指空手。
空回:空手而归。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首句“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与知己相见,内心充满了思念,不知道这份情感应该如何宣泄。下一句“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则描绘了诗人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寻求知识和智慧的决心,即使是远在千里的知识也愿意像河水一样汇聚而来。

第三句“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邹、鲁等人的敬仰,以及自己追求真理的道路漫长,岁月匆匆,头发已经被时光染成了霜色。最后两句“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待朋友和师长的态度,不应只在形式上敷衍,而应当真诚以待,但现实中往往只能空耗时日,徒增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知识和友情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见张钦夫二首(其一)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

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

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

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见周子充舍人叙怀

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

便有好怀安得尽,不知造物底相穷。

公今贫贱庸非福,我更清愁恶似公。

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其二)

道合宁嫌晚,心期不用多。

于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

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

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其一)

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

有眼难人物,斯人尚典刑。

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