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坐月偶成四首(其三)

兀坐蒲团一个,啜馀茗粥七瓯。

竹色偏宜静夜,松声最喜清秋。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月下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

首句“兀坐蒲团一个”,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盘腿而坐的姿态,一个“兀”字,既表现了坐姿的随意自在,也暗示了内心的超然独立。接着,“啜馀茗粥七瓯”,描述了诗人饮茶吃粥的日常小憩,七瓯之数,虽非精确计量,却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竹色偏宜静夜”,竹子在夜晚的光影中更显幽静与清雅,诗人以“偏宜”二字,表达了对竹子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美感的欣赏。最后,“松声最喜清秋”,松树在秋风中发出的声响,给诗人带来了愉悦与欢欣,尤其是“最喜”二字,强调了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下竹、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高洁的意境,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11)

罗万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坐月偶成四首(其四)

托旷观以适性,聊纵目而怡颜。

閒随罔两酬答,动与太虚往还。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元日值雨同雪樵上人作

愁值上元雨,空山静掩扉。

茗烟轻冉冉,香缕细霏霏。

窥牖月光薄,照龛灯影微。

只应禅榻上,梦与白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溪云庐

白云堆里数峰阴,翠竹苍松绕涧寻。

卜筑乘栽棣萼色,幽居时废蓼莪吟。

溪山结侣情偏挚,屺岵兴思感独深。

最爱练江波底月,清光照彻古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人日游七娘滩值雨

去岁山中逢人日,今年人日仍登山。

经丘自足情兼具,寻壑偏宜静与闲。

雨映疏篱花的皪,烟生野径石斓斑。

坐听僧梵归来晚,屐齿冲泥趁湿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