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作三首(其一)

骀荡残春恨,霞馀散绮红。

游丝能四塞,落叶剧三空。

思苦欲留夜,愁多却喜风。

参军真俊逸,好是念文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春天即将逝去,余晖中残留着绚丽的红霞。
游荡的蛛丝四处弥漫,落叶仿佛在诉说着空寂。
思念深重,希望夜晚能长久停留,但愁苦太多,反而期待清风的到来。
那位参军真是才情出众,特别让人想起贫困中的文人。

注释

骀荡:形容春光充足,温暖宜人。
绮红:鲜艳的红色,代指晚霞。
游丝:蜘蛛丝,象征细微而无处不在的事物。
三空:形容极度空虚或落寞。
思苦:深深的思念和痛苦。
参军: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有才华的军人或官员。
念文穷:怀念贫困中的文人,可能指同情或赞赏他们的才情。

鉴赏

这首宋诗《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作三首(其一)》是晁说之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骀荡残春恨"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霞馀散绮红"则以晚霞的余晖映照出凋零的花朵,色彩斑斓但带有离别的凄美。"游丝能四塞,落叶剧三空"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落寞,游丝四处弥漫,落叶飘零,空寂感强烈。

诗人将自己的愁思与这暮春景色相结合,"思苦欲留夜"写出了思绪深重,希望夜晚能延长以留住春光,"愁多却喜风"则透露出在愁苦中仍感到一丝凉风吹来的些许慰藉。最后,诗人以"参军真俊逸,好是念文穷"称赞对方才情出众,同时也暗含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即使处境困顿,也依然保持对文学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春逝的感慨以及对艺术才华的自许,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内敛。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东城外作呈圆机

默默专城岁月驰,忽来郊外得心期。

龙蛇起伏知何处,天地圆方在此时。

更喜风光似江介,可怜饱饷便忘疲。

即从此路东归去,他日何能得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日涂中

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

孝王池畔忧胡骑,炀帝河边叹楚兵。

万寿献觞身不与,百城和议泪空横。

明年高会知何处,击磬焚香毕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

盗贼羌胡逐队行,几家避难到荒城。

也知明日当长至,便望今年可太平。

京国笙歌无寂寞,将军旗鼓耐纵横。

钝庵居士全非钝,先我驱车百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

飘零羁客尚魂惊,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八驺争禁短长行。

花移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

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