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触目风光不易裁,此间何似舞雩台。
病躯若得长无事,春服成时岁一来。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题西林院壁二首(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眼前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首句“触目风光不易裁”,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的感慨,仿佛那些美丽的景象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捕捉和表达。接着,“此间何似舞雩台”一句,将眼前的景致与古代的舞雩台相比较,舞雩台在古代是举行祭祀和庆典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在之处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崇敬之情。
“病躯若得长无事,春服成时岁一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如果身体能够永远保持健康,那么每当春天到来,穿上新衣,就意味着又过了一年。这既是对自然更迭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巾屦翛然一钵囊,何妨且住赞公房。
却嫌宴坐观心处,不奈檐花抵死香。
窈窕云房深复深,层轩俄此快登临。
卷帘一目遥山碧,底是高人达观心。
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
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
身世年来欲两忘,一春随意住僧房。
行逢旧隐低回久,绿树莺啼清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