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首(其十六)

习习泽中鸟,斑斑五采质。

天寒游石梁,十步不得食。

一朝栖灵囿,羽翰生颜色。

餐君玉山禾,饮君丹霞液。

道旁有寒士,感之长太息。

拂拭岂不怀,人养非所适。

愿因晨风发,振我凌空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一只泽中鸟的视角展开,描绘了从自由到束缚,再到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诗中的鸟儿原本在自然中自由飞翔,羽毛斑斓,但因寒冷而不得不寻找食物,十步之内难觅一食,处境艰难。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被带入了一个名为“灵囿”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食物充足,仿佛为它量身打造的天堂。在这里,它得以品尝玉山之禾的甘甜,饮用丹霞之液的滋养,羽毛和心灵都得到了升华。

然而,诗人的视线并未停留在鸟儿的幸福上,而是转向了“道旁有寒士”,即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诗人对他们的遭遇深感同情,感叹他们虽身处逆境,却无法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培养,这与鸟儿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寒士的深切关怀,并希望借助“晨风”之力,为他们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给予他们振翅高飞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鸟儿的遭遇和诗人的感慨,反映了对自由、平等和机会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和关注。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体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感怀二十首(其十七)

大鹏运溟海,举翮触四隅。

鹪鹩巢一枝,栖息常有馀。

适志无小大,窥化有盈虚。

昔日五侯里,狐兔嘷其墟。

君平卜百钱,常有终岁储。

老氏戒止足,千古铭盘盂。

形式: 古风

感怀二十首(其十八)

栎社有大树,轮囷以樛棼。

下枝蔽牛马,上干干青云。

匠伯睨不顾,终古绝斧斤。

翡翠巢南海,何尝慕世氛。

金丸落珍木,惟以羽毛文。

膏火为谁销,兰香徒自焚。

多材实身累,沉溟与道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感怀二十首(其十九)

六籍既已远,扬马不可作。

铅刀为湛卢,腊鼠称周璞。

伟哉二三子,将操郢匠凿。

胡为崇亢厉,亦复呈丹雘。

裂吻御寒菹,飘帷奏清角。

信美非大观,矩裁焉所托。

雅道和且平,治音安以乐。

不悲而嘘唏,皇风无乃薄。

形式: 古风

感怀二十首(其二十)

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

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

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

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

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