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首(其二十)

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

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

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

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

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感怀二十首》之二十,表达了一种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以黄帝游历赤水、象罔寻得玄珠的故事,象征着追求真理或高尚道德的过程。接着“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指出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切经历都是宝贵的,无需依赖书本知识。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诗人感叹在江左(泛指南方)的风气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表达了对传统经典价值的质疑,认为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引用了庄子的寓言,强调了方法与目的的关系,即达到目标后,方法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过程中手段与目的关系的思考。

“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的无助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最后,“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深深悲哀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古意十二首(其一)

新知且莫欢,生离且莫悲。

忧来无定端,愁思当语谁。

夙昔同衾裯,中心怅有违。

何况万馀里,欲以见容辉。

君行忽已久,岁月不相守。

浮云蔽中天,凉风吹户牖。

忧来不可宣,浩叹成疢首。

黾勉加餐食,素心良不负。

形式: 古风

古意十二首(其二)

春夜一何永,置酒临高堂。

宾从列四座,广乐奏东厢。

清歌激流羽,琴瑟悲且良。

高张发促柱,哀音不可详。

沈吟欲何待,酌醴不盈觞。

人生天地间,辟彼隙驹光。世路岂不怀,坎?多所伤。

乘时慎自保,为欢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意十二首(其三)

名都开大道,上有三重楼。

桂树罗棂牖,飞泉鸣道周。

盈盈楼上女,新妆丽且修。

当户弹鸣琴,皓齿发清讴。

一弹幽兰生,再弹白雪流。

游子在万里,邈焉无匹俦。

忽忽岁云晏,不知春与秋。

音稀和者寡,顾念徒怀忧。

游目送飞鸿,泪下不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意十二首(其四)

漫漫秋夜长,四壁凉风烈。

空庭流熠耀,高树号鶗鴂。

仰视玉绳垂,众星烂成列。

志士多悲心,忧来不可绝。

俯仰念昔游,流睇双龙阙。

同时有旧好,高举翔寥泬。

昔为雷与陈,今为秦与越。

永怀平生心,风尘非所阅。

麾手谢故人,长当从此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