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佘翔的诗《读黄亨夫万玉山房稿赋赠》以历史人物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黄亨夫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命运转折的感慨。"曾谏长杨猎,翻为泽畔吟",暗指黄亨夫曾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如同屈原被流放到泽畔,寓言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与同情。
"幽兰搴作佩,流水咽鸣琴",诗人以兰花的高洁和流水的哀怨比喻黄亨夫的品格与才情,暗示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清高和艺术追求。"天地飞扬态,山林偃蹇心",进一步描绘了他不屈于世俗,坚守自我,如天地间自由飞翔,山林中独立不群的形象。
最后两句"若非同调者,白雪几知音",表达了诗人对黄亨夫的理解和支持,认为只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真正欣赏他的作品,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寓意深厚,也寄寓了对黄亨夫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