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六首(其四)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诗人项鸿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山与梅花、鹤影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开篇即以“先生”自指,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居所的遗憾,同时将孤山与宋代诗人林和靖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玉簪与冬青赋予情感,表达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的无奈与悲叹。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诗人试图回忆过去,寻找那些被遗忘的、充满诗意的场景,但又感叹于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已无人能识,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这一段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时的景象,梅坞、云雾、鹤影与倒映的楼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诗人想象自己在阁楼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小窗邀请读者一同感受这份宁静与自在。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诗人展望未来,希望自己的志向能在后人的话语中得到传承,留下文字作为见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最后,诗人劝告世人不必过多追问,只需在醉意中享受眼前的美景,让微风唤醒心中的诗意。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结尾部分,诗人描绘了月光下的山岭、清磬声与画船,以及月光照耀万花之巅的壮丽景象,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六首(其五)

正萧疏冷枫吹尽,惊寒又掠江渚。

旧时青眼曾相识,可惜年华迟暮。

君看取,看堤上、高楼红袖还凭否?

离愁满树,剩冉冉斜阳,罗罗远水,点点暝鸦去。

春前怨,误向章台梦雨,绿窗多少人妒。

如今羞见东风面,悔不学他飞絮。

随陌路,吹散了、漫天漫地无寻处。

断魂几许,只燕燕莺莺,者回重到,定诉此情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六首(其六)

染空青垂垂细柳,柳丝系梦多少。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

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

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

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

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太常引二首(其一)

野桃开后柳飞绵,长自负春妍。

费尽买花钱,禁多少、风天雨天。

碧城十二,红桥廿四,往事总凄然。

梦也不曾圆,只檐月、看人自眠。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兰陵王

晚阴薄,人在酴醾院落。

秋千罢、还倚琐窗,花雨和烟冷银索。

近来情绪恶,遮莫青春过却。

单衣减、沈水自薰,酒病经年怯孤酌。

低低燕穿幕,任笺绿绡红,心事难托。

柳丝系梦轻漂泊。

叹衾凤羞展,镜鸾空掩,思量睡也怎睡着,恨依旧寂寞。

妆阁闭鱼钥,怕唱到阳关,箫谱慵学。

夜占蛛蟢朝灵鹊,只目断千里,锦帆天角。

玲珑帘月,照见我,又瘦削。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