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六首(其六)

染空青垂垂细柳,柳丝系梦多少。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

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

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

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

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儿》六首其六,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诗中以“染空青垂垂细柳”开篇,细腻地勾勒出柳树在空中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是梦境的载体,引人入胜。接着,“柳丝系梦多少”,将柳丝与梦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这两句通过钓鱼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忍向江湖终老”一句尤为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诗人通过描绘画稿与词客的泪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暗示了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而“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这一句通过询问谁来整理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以及竹林小阮(可能指代某位艺术家或诗人)再次来访的场景,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再发现的期待。而“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则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圭与砚,以及书法与缘分的关联,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诗人劝慰读者不要过于懊恼,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比如黄筌的绘画作品中的荷花,提醒人们珍惜过往的艺术成就。最后,“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未来能有人继续追寻并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共同享受其中的美妙与感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二首(其一)

野桃开后柳飞绵,长自负春妍。

费尽买花钱,禁多少、风天雨天。

碧城十二,红桥廿四,往事总凄然。

梦也不曾圆,只檐月、看人自眠。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兰陵王

晚阴薄,人在酴醾院落。

秋千罢、还倚琐窗,花雨和烟冷银索。

近来情绪恶,遮莫青春过却。

单衣减、沈水自薰,酒病经年怯孤酌。

低低燕穿幕,任笺绿绡红,心事难托。

柳丝系梦轻漂泊。

叹衾凤羞展,镜鸾空掩,思量睡也怎睡着,恨依旧寂寞。

妆阁闭鱼钥,怕唱到阳关,箫谱慵学。

夜占蛛蟢朝灵鹊,只目断千里,锦帆天角。

玲珑帘月,照见我,又瘦削。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祝英台近二首(其一)

展香笺,斟绿醑,相对两眉妩。

笑问多情,甘作小红否?

几曾奉旨填词,偷声减字,便消受华年一度。

自吟苦,任教采壁旗亭,争唱玉田句。

金缕琵琶,呜咽怨秋雨。

可怜青兕今生,封侯无分,尽修得,刘郎花谱。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镜红销,衾翠拥,声影度窗缝。

斜桷灯深,惯作隔帘梦。

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更闲把玉钩微控。

谩调弄,暂时见也关心,何况两情重。

谁料侵晨,双桨渡头送。

井阑一树梧桐,快催疏雨,好留住,绿毛幺凤。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