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朝议守汉州

茶为西南病,岷俗记二李。

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

君家尤出力,流落初坐此。

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

胡为犯风雪,岁晚行未已。

念归诚得计,顾自为谋耳。

吾闻江汉间,疮痏有未起。

莫轻龚遂老,君王付尺箠。

召还当有诏,挽袖谢邻里。

犹堪作水衡,供张园林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周朝议守汉州》。诗中通过对茶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周朝出任汉州守职位的赞赏和不舍,以及对其才能的肯定。

"茶为西南病,岷俗记二李。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

这里通过“茶”比喻周朝,说明他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性,就如同人们记得那里的“二李”(指李冰父子治理水患的故事)。接下来,“何人折其锋”,表达对周朝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赞赏。"矫矫六君子"则形容周朝才能出众,犹如古代六位高尚的君子。

"君家尤出力,流落初坐此。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

这两句强调周朝不仅个人才华出众,其家族也充满了力量和才能。"流落初坐此"表明诗人对周朝到来守汉州的期待。而"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则是说周朝应该像古代收集桑叶和榆钱一样地去管理和治理地方,而且他的形象如同华丽的头发,步履稳健,如行走在剑锋上。

"胡为犯风雪,岁晚行未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朝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赞许。即使是在风雪交加的严酷环境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没有停止脚步。

"念归诚得计,顾自为谋耳。"

这里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周朝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祝愿,同时也表明了对他的不舍和惦念之情。

"吾闻江汉间,疮痏有未起。莫轻龚遂老,君王付尺箠。"

这两句通过“江汉间”来指代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说明那里仍然有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而"莫轻龚遂老"则是劝诫周朝不要小看那些年迈之人,因为他们可能仍有用武之地。"君王付尺箠"意味着这些年长者也能在治理国家中发挥作用。

"召还当有诏,挽袖谢邻里。犹堪作水衡,供张园林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周朝能够尽快完成任务被召回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即便在外地任职,他仍然能够如同调节水衡一样,使得张园林变得更加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茶和其他物象的比喻,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那卓越的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木山,并叙

木生不愿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

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

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

阿咸大胆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

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

二顷良田不难买,三年桤木行可槱。

会将白发对苍巘,鲁人不厌东家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譬如饮不醉,陶然有馀欢。

君看庞德公,白首终泥蟠。

岂无子孙念,顾独贻以安。

鹿门上冢回,床下拜龙鸾。

躬耕竟不起,耆旧节独完。

念汝少多难,冰雪落绮纨。

五子如一人,奉养真色难。

烹鸡独馈母,自飨苜蓿盘。

口腹恐累人,宁我食无肝。

西来四千里,敝袍不言寒。

秀眉似我兄,亦复心闲宽。

忽然舍我去,岁晚留馀酸。

我岂轩冕人,青云意先阑。

汝归莳松菊,环以青琅玕。

桤阴三年成,可以挂我冠。

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澜。

相从结茅舍,曝背谈金銮。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一)

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

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二)

丑石寒松未易亲,聊将短曲调长人。

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