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叶元玉所作的《登来熏楼》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绝顶南山之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绝顶南山上,斯楼亦壮哉!”开篇即以豪迈之气,点明地点与建筑,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楼阁雄伟,引人入胜。接下来的“群峰排戟立,一水抱城来”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将群山比作排列的戟,形象地展示了山势的峻峭;而“一水抱城来”则以流水环绕城市,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地利虽云险,人心未可猜”两句,诗人由自然景观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指出尽管地理位置险要,但人心却难以揣测,暗含对当时社会复杂多变局势的感慨。最后,“若非得良牧,剑阁也罹灾”一句,借用了“剑阁”这一历史地理名词,表达了如果治理不当,即使是险要之地也可能带来灾难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政治治理的高度关注和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