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都峤山灵景寺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

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

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

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

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

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

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

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

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

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

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都峤山灵景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描绘了诗人从清晨开始的游历,直到傍晚时分在灵景寺安歇的情景。接着“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两句,通过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等景象,展现了山中清幽、宁静的氛围。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以及天空星辰与寺庙建筑的相互映衬。“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渴望,希望月光能洒落在林间,增添一份静谧之美。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岩石弯曲处的灯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则通过远处寺庙的钟声和客人的沉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表现了诗人随着猿鸟的鸣叫再次攀登至山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描绘了道人在山后出现,其眼神明亮,暗示着内心的清明与超脱。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表达了诗人向道人询问修炼之道,内心已经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回顾了诗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如同漂泊的浮萍,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找心灵的宁静。“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表达了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修炼获得长生不老之术。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炼,延长生命,享受更多的时光。“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描绘了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只有五岭地区相对宁静。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战乱、寻求宁静生活的渴望。“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表达了诗人计划在山中建造茅屋,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中拥有足够的土地,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庞公一样与家人一起隐居,远离政治纷争。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决心。“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引用嵇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充满忧愤,但通过饮酒得以暂时忘却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自学校之制废而戎马之患兴州县长民者不复以教育为意独容南鼎新郡庠招徕生徒弦诵之声不辍诚可嘉叹所建讲堂为名之曰育材辄成五言十韵

治世崇儒术,胶庠寓属临。

自从驰羽檄,谁复念青衿。

贤守来南纪,宏规肇泮林。

飞翚开讲庑,鼓箧拂书蟫。

采藻绣江水,仰高都峤岑。

潜消戎马气,初习雅歌音。

洙泗道非远,张姜贤至今。

栽培成楚梓,追琢见南金。

常衮闽风变,文翁蜀化深。

愿言游学者,勉副育材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浔守李侯以所蓄法书十轴相示题卷末

承平文物何富哉,宝章万笈藏蓬莱。

馀篇散落士夫手,名笔往往牙签排。

连年戎马扰河洛,锦标玉轴随飞埃。

李侯好事不忍弃,万里艰棘携南来。

炎荒相遇一笑粲,出以示我逾琼瑰。

欧虞颜柳邈已远,兰亭况复昭陵埋。

空遗妙迹刻琬琰,不若古楮存烟煤。

君谟近世称第一,笔力与古肩相挨。

醉翁工夫不在字,名望自足尊舆台。

芙蓉仙人有典则,沧浪逐客气不衰。

胸中磊落难屈折,故使心画奇而巍。

东坡行书骋姿媚,山谷草圣穷萦回。

二公文翰照千古,俯视凡马皆驽骀。

米颠碌碌不足数,运笔尚有从横才。

迩来非是无点画,追时取好如俳谐。

陆书楷法虽小学,古人用意何其能。

君看篆籀写韵语,精巧岂易容追陪。

今人万事不如古,矧以毫墨争雄魁。

嗟余病废卧都峤,何止我马云虺尵。

感时抚事百忧集,对案不复能持杯。

明窗展卷慰岑寂,坐迁旧观双眸开。

梁溪书室插架处,念远更觉增驰怀。

世间雅好无出此,绝胜宝玩琴藏雷。

于今此物未易得,愿言什袭传云来。

形式: 古风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其一)

去国三年久,离家万里馀。

岂知戎马际,仍得棣华书。

金鼓震南国,松筠怀故庐。

寰区端若此,天意竟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其二)

南荒炎瘴地,槐火又清明。

海峤无春色,江湖有战声。

繫书来雁足,归思羡鹏程。

欲挽天河水,滂沱洗甲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