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寂宫槐雨乍晴,高枝微带夕阳明。
临风忽起悲秋思,独听新蝉第一声。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宫中的宁静景象,诗人站在雨过天晴的宫槐下,高枝上沾染着一抹夕阳余晖。随着微风轻轻吹过,他不禁生出对秋天的感伤情绪,此时耳边响起了新蝉的第一声鸣叫。这声音在寂静中显得尤为清晰,触动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寇准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色和初秋蝉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江楼昼静春阴变,日午帘空飞乳燕。
帆稀客散野岸空,隐隐遥峰望中见。
榴花满瓮拨寒醅,痛饮能令百恨开。
大抵天真有高趣,腾腾须入醉乡来。
飞泉喷薄走虹蜺,远岫峥嵘植玉圭。
若有桃花镇开落,游人应认武陵溪。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
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
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
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