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采茶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这两句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茶叶初长时的生机与活力,天柱(即茶树)上新生的香芽在露水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烂研”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采摘时手指间茶叶的温润和柔软。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这里诗人通过对官吏(太守)与乡间才子的交往,以及山童在自然中劳作的情景,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田园生活美好。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诗人借助云端的悠然自得和泉水的声音,以及兽炭(一种燃烧后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的炭)所蕴含的温暖与力量,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这两句则以对晴朗天气和早晨阳光的观察,以及锅中水沸腾的声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诗人通过老茶树上的新芽与尘世间才情的成熟,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天地间云雾的感悟,表达了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在这里,诗人通过自己沉迷于书卷与美酒之间的情怀,以及面对案几(闽瓯)便沉醉于梦乡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最后,诗人以清洁心中的幽深思绪,以及对超自然力量(鬼神)的感应与即将完成的歌声,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创作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崇尚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9)

秦韬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字:中明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 生卒年:882

相关古诗词

独坐吟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贵公子行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形式: 古风

寄怀

总藏心剑事儒风,大道如今已浑同。

会致名津搜俊彦,是张愁网绊英雄。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

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涂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女娲罗裙长百尺,搭在湘江作山色。

形式: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