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寄哭缪方石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石室文成未勒铭”,以“石室”象征逝者,暗示其生前的成就尚未被世人铭记,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接着“丁阳遽閟草堂灵”,描述了友人去世后,其精神与灵魂仿佛被封存在草堂之中,难以再为世人所见,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与不舍。
“亦知高士多遗落,遽使邦人失典刑。”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作为高尚之士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传承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去世后,其道德典范对社会的影响将不再的遗憾。
“莫恨骅骝终伏枥,相闻诗礼蚤趋庭。”这里以“骅骝”比喻友人,即使在世时未能施展才华,但其对诗书礼仪的追求和影响,如同骏马虽终老于槽枥,但其精神仍在家中得以传承,体现了对友人品格与精神的肯定与赞美。
最后,“韦贤有子能传业,早晚明经起汉廷。”以韦贤及其子为例,表达了对友人后代能够继承其遗志,将来有望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对友人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其品德与影响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