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

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

苟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

齧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

杨彪有子脩,器能颇可取。

一旦以罪诛,舐犊徒虚语。

吾生本薄祐,略无兄弟助。

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

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

宁止托祭祀,亦欲兴门户。

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

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

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

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

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

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

形式: 古风

翻译

孔子门下有高才弟子,曾子以孝闻名。
向圣人的言论寻求,他们还说曾参鲁钝。
谁不渴望才智出众,只是担心难以承担重任。
如果没有品德作为引导,对父母有何益处。
从前吴起这样的人,军事才能仅次于孙武。
他割臂求援诸侯,但亲人去世时他悲痛得无法履行礼节。
杨彪有个儿子杨修,才华出众值得称赞。
然而杨修因罪被杀,疼爱子女也只是空谈。
我生来命运不佳,没有兄弟相助。
如今只剩你一人,如同细线般维系着家业。
祖母只爱你如亲生,希望你不仅祭祀不忘。
还要振兴家族,名声远扬。
技艺不要求显赫,合适时才有价值。
考虑问题不要过于精巧,合乎道义才是关键。
行事稳重少犯错,刚毅中保持谨慎。
在家保全家族,对外树立声望。
我们仰望的高山,今日之人与古人并无不同。
你的名字叫曾参,字为孝孺。

注释

曾子:孔子弟子。
孝:孝顺。
圣人言:古代圣贤的教诲。
参也鲁:曾参被认为反应较慢。
才敏:才智和敏捷。
荷负:承担。
德将:品德的领导者。
父母:双亲。
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将领。
善兵:擅长军事。
孙武:兵法家,《孙子兵法》作者。
齧臂:咬破手臂求助。
亲丧:亲人去世。
杨彪:东汉官员。
子脩:杨修。
舐犊:疼爱子女。
薄祐:命运不佳。
兄弟:兄弟姐妹。
如线缕:比喻微弱。
祖母:祖母。
祭祀:对祖先的祭祀。
门户:家族声望。
伎俩:手段。
名:名声。
适时:适当的时候。
计虑:思考。
合义:符合道义。
持重:稳重。
寡过:少犯错误。
摧刚:刚毅。
庶无惧:尽量避免恐惧。
内以保家族:在家保护家族。
外以扬名誉:在外树立名声。
今人岂殊古:现代人与古人并无本质区别。
孝孺:孝顺的年轻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标题为《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诗中充满了对子孙的期望和教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忧虑与生活状态。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开篇便提到孔子的高徒和曾子的孝行,立即设定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是在探讨如何达到这种标准,其中“参”是指诗人的儿子,而“鲁”则代表儒雅之意。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表达了对才能出众、德行兼备的期望,但同时也担心这样的重任可能难以承担。苟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即便有才华若无品德也是毫无益处,对家庭亦无法带来好处。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是用历史上的名将来比喻希望儿子能够像他们那样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成就。齧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则是对曾经英勇的事迹进行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悲痛。

杨彪有子脩,器能颇可取,是借用历史人物来赞扬诗人儿子的才能和器量。一旦以罪诛,舐犊徒虚语,则是对儿子可能遭遇的不幸进行警示,希望他不要因为错误而受到责罚。

吾生本薄祐,略无兄弟助,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境遇,没有多余的财富和兄弟的帮助,只有儿子这一脆弱的血缘联系。

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是对儿子的祖母之爱进行描绘,希望这个家族的延续得到维护。宁止托祭祀,亦欲兴门户,则是表达了对家庭传承和发展的期望。

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是在告诫儿子不要过度追求虚名,而应该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补救和考虑,同时强调了行为要与道理相符合。

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是希望儿子能够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内心中保护好这个家庭,在外则能让家族的名声得到传扬。

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是借用高山来比喻理想的人格标准,而“今人岂殊古”则是对当下是否还有古代圣贤之人的疑问。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最后则是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并赋予它深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充满深意的家族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殿丞除夜感怀

浮世因循过,流年次第新。

回思旧来事,都似梦中人。

不饮偏嫌雪,多愁却怕春。

星魁欲寅位,五鼓莫频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亭醉后

平生尚倜傥,壮大苦摧折。

主人能结纳,佳境为铺设。

渺杳东江来,谽谺暮云裂。

倡女稍多艺,市酒且供啜。

侠气复何聊,心朋幸相悦。

解冠从放荡,大呼谁挽掣。

咄哉千里足,嗟乎三寸舌。

海物唤龙取,天葩令鬼折。

艳唱声非雅,戏谈理当谲。

帷房笑私昵,闾巷嘲琐屑。

更鼓莫催睡,夜风才去热。

俗士鲜大志,于今重小节。

内行豕在泥,外貌犬伏绁。

吾侪古豪杰,方寸浴日月。

被谤肯自疑,为欢顾犹拙。

放饭彼不惭,使我无齿决。

形式: 古风

竹斋题事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斋閒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

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雠,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幸亦非堙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芍药

斜月正当楼,香雾压城重。

起傍小兰行,花亦方大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