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斜月正当楼,香雾压城重。

起傍小兰行,花亦方大梦。

形式: 古风

翻译

斜月高悬在楼上,香气浓郁得仿佛压在城头。
我起身沿着小兰花丛走去,花朵们似乎也在做着大梦。

注释

斜月:指月亮偏斜挂在天空中。
香雾:形容香气浓厚如雾。
压城重:形容香气浓重得仿佛能感觉到重量。
小兰行:指小路两旁种有兰花的地方。
大梦:这里比喻花朵沉浸在梦境般的盛开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夜景图。"斜月正当楼,香雾压城重"两句,月光倾泻在楼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梦幻氛围,而"香雾压城重"则增加了画面中浓郁的意境和深邃的空间感。香雾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可能是嗅觉上的愉悦,增添了一份诗人对夜晚美好的感受。

接下来的"起傍小兰行,花亦方大梦"两句,则转换了场景,从楼上望月的高远视角,转向低回的小径和花间。"小兰"通常指的是兰花,它以清雅的香气和幽静的生长环境闻名。在这里,小兰行可能是诗人独自漫步,或与知己徜徉于其中。"花亦方大梦"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爱情或其他愿望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月光、香雾、小径和兰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用这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访周道士

岂无饮食奉欢乐,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乘兴啸傲真良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翱天碧住萧山净土寺

罗刹江东宝地幽,袈裟独上木兰舟。

青山玄度同深隐,采笔文通结胜游。

双树吹香连竺国,杂花飞雨洒皇州。

道心何处非清净,雪里芭蕉海上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闵雨诗

吴江之南,是曰丰国,五种之生天下食。

一岁不登,吾民菜色。

如何天不仁,纵彼旱孽称其神。

矫矫赤龙推火轩,来自东南山。

咸池愞水不敢沃,阳侯失色愁烹煎。

况兹畎亩流涓涓,何足吸之唇齿间。

但见禾与黍,蓬勃红尘起。

土伯敕其属,扫路迎饥鬼。

哀哉氓蚩蚩,托身釜鬲惟蒸炊。

小人怨咨君子知,天生天杀今其时。

我闻皇穹大德在生育,爱养万物同婴儿。

产民之身赋民食,中道绝之何所为。

当时冥冥间,委任非其宜。

山川之神各守土,群龙受位司天池。

上帝当轩亲戒敕,十日一雨无愆期。

帝心仁且信,临下固不疑。

谓言庶事有分职,屏去视听思无为。

安知愚下鬼,负德孤恩难制指。

弄天之权侮人命,贪嗜牛羊邀祭祀。

忽焉一物不称情,因教此旱灾生灵。

雷霆之官畏罪莫敢谏,头枕天鼓眠不醒。

帝在紫微垣,下隔千里云。

徒劳衔血向空哭,帝心虽圣安得闻。

北斗侍帝侧,斡运气母均四时。

五星暨众宿,照曜亡偏私。

夫何容此鬼,恣行胸臆轻天威。

定是机务繁,耳目有所遗。

小臣亦何者,草莽负奇节。

欲系神颈无长绳,欲斩龙头剑锋缺。

皇穹如未察凶邪,空使小臣心郁结。

形式: 古风

闵俗

君门若无禄,陈编孰能读。

公庭若无法,秽德谁不足。

煦煦儒者言,沈沈小人腹。

伤心勿复道,拂弦寄清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