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拾遗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听说你将返回朝廷,多次品尝了宫廷中的金桃。
期待你如沧海横流般才华展现的日子似乎还远,但你的清廉声望已越来越高。
像研磨冰雪来润泽进谏的笔,以赋写雪景般的才情披上朝服。
怎能想到在那幽静的山林中,你静心打坐于石上,付出了多少辛勤。

注释

一闻:第一次听说。
归阙下:回到朝廷。
几番:多次。
熟金桃:品尝皇家御用的金桃,比喻受到皇室恩宠。
沧海期:期望你的才华如同沧海般广博。
仍晚:时间尚早,意指还需等待。
清资路:清廉的仕途。
渐高:名声和地位逐渐提升。
研冰:比喻用心思考,磨砺文笔。
濡谏笔:润湿用来进谏的笔,表示积极进言。
赋雪:以雪为题作诗,比喻文采飞扬。
朝袍: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这里代指入朝为官。
岂念:哪会想到。
空林下:寂静的山林中。
冥心:静心,深思。
坐石劳:坐在石头上刻苦修行的辛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朱拾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不舍昼晚之情。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这里,“归阙”指的是故乡或归宿之地,“阙”在古代多指宫殿前的望楼,但也常用来指代远方的家乡。诗人听说朋友要回到阙下,也就是返回自己的家乡,心中涌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提到“金桃”可能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珍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如同大海中的期盼永无止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思念只会越发浓烈。这里的“沧海”和“清资”都是用来形容心中那无法衡量的深情。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执笔写作的坚持与执着。即使是在冰冷的冬日,也要将内心的温暖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文字传达出来。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空旷的林中独坐,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即使是在寂静的自然环境中,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怀念和不舍分离的心情,是一篇表达同窗或知己相思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勉二三子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

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暇日还宜爱,馀生莫放闲。

君闻国风否,千秋咏关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寄南岳白莲道士能于长啸

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

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啸]韵

渔父

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

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

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

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形式: 古风

猛虎行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