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司王起

满朝簪发半门生,又见新书甲乙名。

孤进自今开道路,至公依旧振寰瀛。

云飞太华清词著,花发长安白屋荣。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将报德是经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朝廷上下官员多为门生,新科进士名单又现眼前。
我独自进步,从此开辟新路,公正如昔,继续振奋天下。
华山之巅,诗篇如云飘扬,长安城内,平民之家因才得荣。
我愧受皇恩,与尊贵宾客同列,只愿以报答恩德为己任。

注释

满朝:朝廷上下。
簪发:官员众多。
半门生:门生众多。
新书:新科进士。
甲乙名:进士名单。
孤进:独自进步。
开道路:开辟新路。
至公:公正无私。
振寰瀛:振奋天下。
云飞太华:华山之巅诗篇。
清词:优美的诗篇。
花发长安:长安花开象征荣耀。
白屋:平民之家。
忝受:愧受。
恩光:皇恩。
同上客:尊贵宾客。
报德:报答恩德。
经营:作为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满朝簪发半门生,又见新书甲乙名。”这里诗人形容的是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情景。簪发,即头发中插戴的装饰,半门生,可能指的是春日里门前新生的花草。随后提到的“新书甲乙名”,则是说到了新的学问或者文化的传播,这些都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开始。

接下来的“孤进自今开道路,至公依旧振寰瀛。”诗人表达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孤进可能指的是个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努力和进取,而至公则是对公正无私的赞扬,寰瀛(huan yu)意为天下、世界,这里的“振”字,则意味着恢复或重建。

第三句“云飞太华清词著,花发长安白屋荣。”中,诗人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城市繁荣的画面。太华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峰,这里提及云飞太华,是在形容高远壮丽的景象。而“清词著”可能暗示着文艺复兴或文化的发展。长安,即唐代都城,白屋荣,则表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居民的生活富足。

最后,“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将报德是经营。”诗人表达了对恩赐之人的感激和回报之心。忝受即感谢,恩光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尊长给予的恩惠,上客则是指来访者或者宾客。而“惟将报德”表明了诗人对于得到恩惠后的回报之意,“是经营”,则是在探讨如何去实现这个回报。

总体而言,整个诗篇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期待,是在歌颂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与个人的成长。

收录诗词(1)

樊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郑锋宅神诗(其一)

浦口潮来初淼漫,莲舟摇飏采花难。

春心不惬空归去,会待潮回更折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郑锋宅神诗(其二)

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

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人

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馀。

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赠僧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

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