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坐寓兴

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諠。

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

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

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

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清晨坐在静室中,万物喧嚣尚未起。
内心平静如止水,洞察万物变化之源。
面对得失心已平和,清净的教诲更加深刻。
每当境遇来临,我常感到满足,道理胜过千言万语。
观察树木的兴衰,静观流水的清澈浑浊。
世间纷繁的人们,很难真正理解这个道理。

注释

清晨:早晨。
虚斋:静室。
群动:万物。
諠:喧闹。
泊然:平静。
万化源:万物变化的源头。
得丧:得失。
齐:平等。
敦:深厚。
境来:境遇到来。
自惬:自我满足。
理胜:道理胜出。
或:有时。
不言:无需多言。
亭柯:树枝。
荣枯:生长与凋零。
止水:静止的水面。
法:法则。
难论:难以评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静谧场景,诗人在空旷的斋室中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之中。"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表达了诗人通过独处而领悟到宇宙万物之根本的意境。这也反映出诗人追求心灵清净以及对禅学教义的深刻理解。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平和与精神修养之间的关联。"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表明诗人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使面对事理之争,也往往选择沉默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最后两句中,通过"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明了世间变化的智慧。"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则是对世俗之人难以领会这种禅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静思中所获得的精神层次,以及对于自然、宇宙与心灵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黄檗馆

驱车振楫越山川,候晓通宵冒烟雨。

青枫浦上魂已销,黄檗馆前心自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寓兴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

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

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

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

俛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

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渡江秋怨二首(其一)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

万里情,相思远,人不见兮泪满眼。

形式: 古风

渡江秋怨二首(其二)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

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

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