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其二)

明月濯濯扬清辉,金风瑟瑟华叶衰。

蟋蟀夜深床下啼,起观银汉夜何其。

二十八宿罗参差,为君中夜理桐丝。

大弦凄急小弦悲,不能终曲涕交垂。

人生春华能几时,那能离别长如斯。

入门各媚当告谁,噭噭鸿雁向南飞,何不游子偕来归。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通过月光、秋风、蟋蟀的鸣叫以及星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明月濯濯扬清辉,金风瑟瑟华叶衰”开篇,将月光的清澈与秋风的萧瑟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流逝。

接着,“蟋蟀夜深床下啼,起观银汉夜何其”,通过深夜里蟋蟀的啼叫和仰望银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诗人在此处运用了象征手法,蟋蟀的啼叫仿佛是深夜的低语,银河则代表了永恒与遥远,两者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二十八宿罗参差,为君中夜理桐丝”,诗人将目光转向天空中的星座,以“二十八宿”比喻人生的轨迹,通过“中夜理桐丝”这一动作,暗示了在深夜里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里,“桐丝”可能象征着琴弦,也可能是对生活琐事的整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大弦凄急小弦悲,不能终曲涕交垂”,诗人通过音乐的描写,将情感推向高潮。大弦的急促和小弦的悲凉,不仅描绘了音乐的旋律,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音乐无法完整地演奏下去,泪水却已交织而下,这不仅是对音乐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生苦短、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

最后,“人生春华能几时,那能离别长如斯”,诗人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短暂,离别之苦难以承受。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痛苦的深刻反思。

“入门各媚当告谁,噭噭鸿雁向南飞,何不游子偕来归”,诗人以鸿雁南飞的形象结束全诗,既是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也是对相聚的渴望。鸿雁的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迁徙,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由和回归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和对自由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离别、相聚以及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哲思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子行

君子秉明哲,不受世垢氛。

廉隅防缺折,坚白慎淄磷。

枉直一以混,寻尺宁言伸。

仲尼千秋圣,富贵如浮云。

矫矫龙神性,何能为人驯。

卓哉鲁连子,长揖谢千金。

形式: 乐府曲辞

猛虎行

猛虎生在深山,额胡白,文胡斑。

竟日攫人充肠腹,樵采无敢出其间。

乃托巫咸,往诉山神。

山神怒责虎,上天好生虎食人。

猛虎俯首向神言,山南有鹿山北麋,爪牙不足卫其身。

朝游林莽,暮充鼎珍。虎若不食人,将久同鹿麋烹。

吁嗟,畏恶残善人情非,乃尚欲愚猛虎为。

形式: 乐府曲辞

相逢行

相逢狭道上,狭道不容鞭。

不知何年少,驱马气翩翩。

问君家远近,乃在城南隅。

翠幕垂珠箔,白玉砌庭除。

华堂锦瑟张,次第奏名姝。

庭前长玉树,芳香四序敷。

兄弟两三人,奕叶承华腴。

伯子殿中郎,仲子列金吾。

小子薄宦职,任侠倾国都。

五日一休沐,观者溢路衢。

入门开绮筵,珠履三千馀。

大妇织绮缟,中妇织流苏。

小妇尚骄小,临妆理粉朱。

大人且陶陶,安坐为欢娱。

形式: 乐府曲辞

秋胡行四首(其一)

卑微易处,居高难为胜。卑微易处,居高难为胜。

民恶其上,鬼瞰高明。日中则昃,天地忌盈。

宁为曳尾,无为牺牲。歌以言之,居高难为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