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意境。"龙门横野断",龙门常指险要之地,这里通过“横野断”四字,可以想象到一条河流在开阔的原野中突然被山峦截断,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驿树出城来"则透露出诗人所处位置,驿站旁的古树似乎在迎接着远行的人群。
"气色皇居近"一句,通过“气色”二字传达了皇宫气派的庄严与肃穆,而“皇居近”则暗示了诗人行走的路径与帝都之间的距离不远。紧接着的"金银佛寺开",金银佛寺想必是当地一处著名的宗教场所,这里的“开”字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大门敞开,或许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启迪。
"往还时屡改"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变化的感慨,每次往返都能见证到不同的景象,时间流转带来的变迁。"川水日悠哉"则是一种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之情,尽管世事万千,但河川的水依旧在那里静静地流淌。
最后两句“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则充满了哲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与同行者相互观察,共度时光,而"生涯尽几回"则是在反思生命中的每一次旅行,每一段往事,都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沈冥。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
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
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