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台缥缈郁相望,俯眺中原接太行。
凤觜香残歌舞散,鱼鳞瓦冷馆池荒。
漆镫讵有千年焰,穗帐空施入尺床。
何似金人汾水上,茂陵风雨泣刘郎。
这首诗描绘了三台(可能是古代宫殿或台阁)的景象,它们相互映照,高耸入云,俯瞰着中原大地与连绵的太行山脉。诗人笔下的场景曾经繁华热闹,但现在只剩下凤嘴香炉残留的香气和空寂的歌舞痕迹,鱼鳞状的瓦片显得冷清,昔日的宫殿馆舍已荒凉。灯笼的光芒不再如昔,华丽的穗帐空置在狭小的床上,显得凄凉。诗人以金人(可能象征帝王)在汾水边的孤独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人事代谢的感慨,最后借茂陵(汉武帝陵寝)风雨中的刘郎(指刘彻)自比,流露出一种哀而不伤的历史沧桑感。整体上,这首诗以铜雀台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落的对比思考。
不详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崔嵬杰阁玉为寮,白帝离宫倚绛霄。
槛外河山三辅小,崖前觞豆百灵朝。
明星环佩云来湿,仙掌芙蓉雨欲摇。
会御长风凌绝巘,青鸾背上夜吹箫。
独上钩梯览大荒,秦关终古气苍苍。
天开阊阖才寻尺,地界雍梁入渺茫。
五粒松摇群帝佩,三浆露挹百神觞。
仙人方罫青冥上,更欲凌风度石梁。
松风谡谡步虚声,杖策高寻卫叔卿。
星近祠坛光欲堕,月临仙掌夜偏明。
扶桑万里天鸡曙,箭括三更石马鸣。
谁信扬雄擅词赋,不将彩笔记层城。
雕笼万里托征鞍,辛苦何辞行路难。
幽阁恰添娇女伴,方音犹作部民看。
且分薄俸供粳稻,莫遣春风瘁羽翰。
流水陇头相忆否,朔云边月不胜寒。